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生平寻踪

  [下一记录]

黄帝的诞生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远古时代,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原始部落,每一部落都有自己特有的血统和文化,许多部落组成部落联盟。黄帝就是这样一位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是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中华民族踏进文明的门槛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由于时代久远,当时还不可能有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因此,他的事迹是依靠世代口耳相传才保存下来的。自商、周以后,关于黄帝的传说逐渐见于各类文献典籍,这些著述记载由于历代不断地进行加工改造,往往笼罩着种种神话的迷雾,以至于现代人多以科学的眼光怀疑甚至否定黄帝的真实存在,这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曾经揭示了神话传说的历史意义:“过去的现实又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中。”“人物虽然是神话中的人物,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传说确切地反映了氏族的制度”(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73、231页)。拉法格也说过:“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想象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形式之一”(《宗教和资本》,三联书店,1963年第2页)。黄帝的情况就是这样,黄帝是确有其人的,虽然其事迹在世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掺入了许多神话,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黄帝是一个真实的史前人物。
  关于黄帝现存最早的文献是《国语·晋语四》中的记载: 
  昔少典娶于有*(左虫右乔)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
  少典即少典氏,是当时一个氏族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中这样说:
  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按:《国语》云:“少典娶有*(左虫右乔)氏女,而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姑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按:《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故《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
  这里司马贞说少典是诸侯的国号,是用分封时代的观念解说史前社会的现象。事实上,黄帝时代还没有分封制度,也没有诸侯国,少典不可能是诸侯国号。但他力辩少典“非人名也”,而是一个氏族的名号,这是非常对的。“少典娶于有*(左虫右乔)氏”,是说少典氏族的男子娶有*(左虫右乔)氏族的女子为妻,不是说有一个名叫少典的男子娶了有*(左虫右乔)氏族的女子为妻。因此,《国语》所说黄帝为少典所生,意为黄帝是少典族的后裔。晋人郭璞也认为:“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山海经·大荒东经》郭注)。少典氏族最初活动和居住于今河南新郑一带,其中有一支曾迁入今甘肃天水一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有*(左虫右乔)氏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少典族与有*(左虫右乔)氏活动的主要范围在今天的河南至甘肃之间。黄帝很可能就诞生于少典族西迁过程中。
  司马迁笔下的黄帝是这样的: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司马迁写《史记》时已经发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缙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他“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又得观“石室金匮之书”(《太史公自序》),对关于黄帝的各种史料进行了反复研究,他还进行了广泛的实际调查,曾经到处访问了黄帝、尧、舜的遗迹,听取老人的传说,核对了书本上的材料,在丛杂的文献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爬梳剔抉,自圆其说,撰成《五帝本纪》,以黄帝为第一位古帝,比较系统地记述了其事迹。这里显然是在掌握已有史料的墓础上对黄帝的诞生和青少年时期形象而概括的描述,表明司马迁是把黄帝当作人来写的。
  此外,还有许多黄帝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帝王世纪》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固以为姓。日角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固以为名,又以为号。
  这里就有了太多的神秘色彩,透过这扑朔迷离的文字,我们可以理解,黄帝时代正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时期,黄帝后来被作为华夏族的始祖,后人为了表示尊祖敬宗的感情,就对他进行了神化,于是就有了其母怀孕和他出生时的神秘传说,这就是所谓“感生之说”。感生之说显然不合事实,但它是上古人类普遍存在的观念。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传说也可能是一种古老传说。而传说他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有圣德”等则是有一定史影的,我们可以拨开神秘的迷雾,进行科学的研究,找出其合理的内核。
  在民间还有一些关于黄帝的故事流传。一个故事说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的国君。当时少典族已与*(坐虫右乔)氏世代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左虫右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光满天,和晚上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枢星旋转,刹那间,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附宝突然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就怀孕了。经过25个月,附宝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轩辕降生的时候,一片紫气弥漫于周围,他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小的时候,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在大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在地上不是更好吗?”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这才信服了。这个故事有另一个版本,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天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了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围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坠向大地。附宝顿然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在寿丘生下了黄帝。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面部似龙,他刚生下来就会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以上故事也可能是后人对古代传说史料的进一步加工改造,但至少反映了民间多将黄帝视为具有神性的古帝,具有非凡的本领和能力,以表示对黄帝的敬重。
  关于黄帝出生地有种种不同说法,我们在这里略作疏证。《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五帝本纪》认为黄帝生的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即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此说显然不能成立,考察山东古史,华胥氏为其古族,华胥氏族衰,兴起的是太昊氏,太昊氏衰,兴起的是少昊,并没有有熊氏活动的遗迹。有人据《白虎通义·号篇》“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和《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一语认为黄帝生于河南新郑。这也值得讨论,有熊氏势力强盛时曾居于新郑。
  北魏郦道元说:“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封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水经注·渭水》)上封即今甘肃天水,境内有轩辕谷、轩辕溪、寿山(也叫寿丘)。这里应是黄帝最早居地。
  我们认为,黄帝可能诞生于有熊氏之少典族西迁过程中,出生于西北黄土高原。《帝王世纪》等古书中有关“黄帝生于寿丘”的记载,后人多理解寿丘为山东的寿丘,这实际是一种误会。寿丘即陕西省黄陵县(穆长青《“沮水”、“桥山”、“寿丘”新考》,载《中华文化》创刊号)。《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说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所以被称为“黄帝”,就像神农是火德王因而被称为炎帝一样。《正义》说黄帝“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土德’’应该就是指博大深厚的德行,来源于黄土。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吕氏春秋·应同》篇上说:“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这种说法也可能反映着黄帝生长于黄土高原的史实。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只有西北黄土高原是深厚的黄色土壤。近几年的考古勘察也在今天的黄帝陵周围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和古城遗址,说明这里曾经是远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所以,黄帝出生于黄土高原是非常有可能的。 

黄帝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

您是第 位访客!